《文献语言学》辑刊研讨会会议在基地召开

发稿时间:2020-01-07 [ 字体: ]

《文献语言学》辑刊研讨会会议纪要

《文献语言学》辑刊研讨会于2020年1月4日下午在北京语言大学文献语言与文化传承研究基地多媒体会议室召开。与会专家学者有浙江大学黄笑山教授、安徽大学杨军教授、广西师范大学孙建元教授、肇庆学院张令吾教授、安徽师范大学储泰松教授,北京语言大学徐朝东教授、魏兆惠教授、魏德胜教授、梁慧婧博士、杨蒙生博士及游帅博士。

会议由徐朝东教授作开场介绍,魏兆惠教授主持了研讨会。魏教授表示《文献语言学》作为新生刊物,其规划与发展亟需借助各位学者的经验和智慧。与会专家学者针对自2015年《文献语言学》创刊以来所做的工作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与反思,对辑刊的未来发展方向作了有益的探讨。意见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坚持创刊理念,发扬辑刊特色

储泰松教授首先肯定了《文献语言学》辑刊以书代刊的特色,认为这种形式有利于刊发一些不易刊发而又具有特色的论文。杨军教授对辑刊排版及装帧作出了高度评价,并指出应充分利用辑刊采用繁体字行文的特色优势。

二、引领学术发展,反映学术动态

在此方面,储教授提出了两项重要建议:一是每期设定一些学界感兴趣的话题,起到引领学术发展的作用;二是开展学术整理与规划的工作,邀请相关专家撰写学术述评类稿件,提高辑刊的引用率。黄笑山教授对储教授的提议表示认同,并进一步指出述评对于当今学术研究的重要性以及目前缺乏中肯的学术评价的现状。孙建元教授建议可以在辑刊中增加博士选题动态的收录,反映学术发展最新动向。

三、扩大稿件来源,拓宽学界视野

在拓展稿件来源方面,张令吾教授认为在向国内学者征稿的同时还应吸收境外汉学家的研究成果,并结合学术史上的重要事件和学术人物的纪念活动,展开主题征稿。黄笑山教授也指出,可征集一些高质量的译稿,尤其是要请专人撰写译评,以便于读者了解国际学术发展的现状;此外也可将文献学等相关学科领域的相关研究成果纳入进来,为汉语史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四、借鉴成功经验,提升辑刊质量

为提升辑刊质量,张令吾教授精辟地指出,创办这样一个刊物既要有学者的眼光,也要有出版家的眼光。他肯定了《文献语言学》具有特色的定位,认为在此基础上提升辑刊质量应借鉴《语言科学》《语言研究》等国内较具影响力的核心期刊的成功经验。

此次会议中,各位专家提出的真知灼见对于《文献语言学》的发展规划具有重要的建设性意义。在各位学者的关心和支持下,我们对《文献语言学》成为国内具有影响力的高质量辑刊充满信心。

撰稿人:2019级博士生 孙珊 周芷羽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