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文献语言学国际学术论坛会议议程

发稿时间:2016-10-27 [ 字体: ]

1031

一、 開幕式(8:30-9:20)地點:西郊賓館1號樓第會議室

主持人程娟教授(北京語言大學)

1.郭錫良教授講話

2.北語副校長曹志耘教授致辭

3.北語党委書記李宇明教授致辭

二、特邀報告(9:20-10:00)

主持人:方一新、程邦雄

1.郭錫良教授報告

2.王 寧教授報告

、論壇報告一(10:30-11:50。每位15分鐘,最後20分鐘討論)

主持人:孫玉文、徐正考

報告人 所在機構 報告題目

馮勝利 香港中文大學、北京語言大學 段王科學理念資料彙編的理論設想和材料整理

竹越孝 日本神戶外國語大學 清代滿漢合璧會話教材在漢語史研究上的價值

竺家寧 台灣政治大學 元代兩種文獻反映的南北官話語音

華學誠、張猛 北京語言大學 “文獻語言學”學科論綱

、第一時段分論壇(14:00-15:50。每位9分鐘,最後20分鐘討論)

分論壇(1)地點:第六會議

主持人:周遠富、劉子瑜

報告人 所在機構 報告題目

張渭毅 北京大學 論《集韻》不是《切韻》系韻書

張民權 中國傳媒大學 萬光泰和王念孫

李 軍 南昌大學 從《太古元音》看明清等韻著作等韻理論與實際語音的內在關係

楊 軍 安徽大學 《經典釋文》反切結構的類型、層次及音韻性質

徐朝東 北京語言大學 竺法護譯經中“晉言”所見音韻現象

高永安 中國人民大學 從《字彙》音切的來源論字書、韻書音切比較的方法

喬秋穎 江蘇師範大學 兩漢鏡銘用字的音韻考察

李建強 中國人民大學 佛陀波利譯《佛頂尊勝陀羅尼》版本考

費鴻虹 南通大學 《西安村語考字錄》的注音研究

梁慧婧 北京語言大學 《詩經》擬聲詞的語音特點

分論壇(2)地點:第七會議

主持人:王啟濤、張美蘭

報告人 所在機構 報告題目

徐正考 吉林大學 假性局部同素反義名詞研究

任繼昉 中南大學 后妃帥九嬪御,乃禮天子所御之“御”何解

邵則遂、馬藝萌 中南民族大學 古楚方言詞“豭、牯”

邵永海 北京大學 古代專書詞典編寫淺議

華建光 中國人民大學 《匏有苦葉》之“軌”當取何解

龐光華 五邑大學 《楚辭•天問》“湯出重泉,夫何罪尤”新解

楊 琳 南開大學 “銅斗、潑天、潑天閧、撥天關、潑家私”考釋

范常喜 中山大學 成語“日就月將”新詮

劉青松 河北大學 漢代“繆篆”新論

閆 豔 內蒙古師範大學 “茄子”二稿

時段分論壇(16:00-17:50。每位9分鐘,最後20分鐘討論)

分論壇(1)地點:第六會議

主持人:張民權、魏德勝

報告人 所在機構 報告題目

張生漢 河南大學 同源字訂補四則

萧 旭 江蘇靖江電視台 《韓詩外傳》校補(卷一)

劉子瑜 北京大學 唐詩中一字平上去三讀義別和三讀義同的問題

周遠富 南通大學 《通雅》“打”字都瓦切疏議

康國章 安陽師範學院 “賣”和“”音義探賾

張忠堂 大同大學 從音義文獻看漢語史上“大”的變聲構詞

齊曉燕 華中科技大學 從“耎”諧聲的字音分析舉例

趙團員 大連理工大學 “休”的變韻構詞研究

丁 姝 北京大學 “揭”字音義考

萬久富 南通大學 郭璞《方言注》引《爾雅》“蝒馬者蜩”之價值與“蝒”之語源

分論壇(2)地點:第七會議

主持人:徐朝東邵永海

報告人 所在機構 報告題目

楊榮祥 北京大學 關於漢語處置介詞語法化的幾個問題

張美蘭 清華大學 從異文角度看《官話指南》口語詞語義

王啟濤 西南民族大學 吐魯番出土《前秦韓瓫自期召弟應見事》箋證

魏兆惠 北京語言大學 早期西方漢學家對漢語語序的思考及其啟示

劉祖國 山東大學 《中華道藏》指瑕

王雪波 上海外國語大學 從語言風格角度試證《方言》作者

張 維 北京語言大學 《方言據》用例勘誤類析

忻麗麗 內蒙古大學 《莊子》“眦𡟬可以休老”之解讀與道教養生文化

牛巧紅 鄭州師範學院 《史記索隱》引書體例考評、述補

孫 瑩 中國傳媒大學 《通雅》與稱謂詞研究

1

2

>

>>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