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兆惠

发稿时间:2016-10-18 [ 字体: ]

个人简介:

魏兆惠,女,湖北枣阳人,文学博士,北京语言大学人文社科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斯坦福大学东亚语言文化系访问学者,获北京语言大学“中青年学术骨干”称号。主要研究方向有汉语语法史、中外汉语语法学史等。主讲课程包括:中国本科生——古代汉语;外国本科生——古文选读;硕士生——语法史与语法学史、博士生——语法原典导读等。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两项:《两汉语法比较研究》(2009年青年项目)和《16至20世纪域外汉语语法观研究》(2014年一般项目),是国家社科重大公关项目《中国古代方言学文献集成》的子课题负责人,主持教育哲学社会科学项目《清代以来北京话副词研究》(2013年一般项目)和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项目《清末民初北京话副词研究》(2012年一般项目)、“600年间北京官话副词研究”(2017年一般项目),主持北京语言大学“文献语言学学科建设与发展创新平台”项目,主持北京语言大学校级项目《明代方言俗语文献整理与研究》(2008年一般项目),带领院系青年教师主持并完成青年自主团队项目《汉语范围副词的多角度研究》,另外还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两汉动结式研究》(2007年青年项目)和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项目《< 方言>与两汉语言研究》(2008年)等多项课题的研究工作。出版专著两部:《上古汉语连动式研究》(2008)和《两汉语法比较研究》(2011),在《语言研究》《语文研究》《当代修辞学》《中国语文通讯》《文献语言学》、人大复印资料《语言文字学》《中国文化研究》《汉学研究》等刊物上发表专业论文数十篇。

2017-2019年最新成果:

1.《清代北京官话特殊副词“白”来源于满语的若干旁证》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17年第4期

清代北京官话特殊副词_白_来源于满语的若干旁证_魏兆惠.pdf

2.《早期汉学家关于汉语语序的思考及其影响》 ,人大复印资料《语言文字学》2018年第1期(原刊《澳门理工学院学报》2017年第4期)

人大复印资料 早期西方漢學家對漢語語序的思考及其影響.pdf

3.《德国汉学家甲柏连孜(Georg von der Gabelentz)“一经一纬”语法体系与中国古代的“体用”思想》,《汉学研究》2019年第2期

德国汉学家甲柏连孜“一经一纬”语法体系与中国古代的“体用”思想。4.30(1).pdf

4.《汉语史上范围量向程度量范畴演变的若干例证及原因探析》 ,《中国语文通讯》(香港) 2019年7月卷

漢語史上範圍量向程度量範疇演變的若干例證及原因探析(7.22修改稿).pdf

5.《以艾约瑟为例谈早期西方人眼中的汉语“大语法”》,《亚洲与世界》,2019年第二辑,社科文献出版社。

201809287-以艾约瑟汉语大语法”魏兆惠0 2018.12.18.pdf

获奖:北京语言大学第十一届科研报告会二等奖

学术会议:

1. 第四届文献语言学国际研讨会,北京语言大学,2018年7月3-4 ,论文:《漢文經緯》和《中國文法要略》的雙系統及對漢語教學與研究的啟示

2.第十八届全国近代汉语学术研讨会,湖北大学 ,2018年10月26-27, 论文:量性结构“很+Vp+Qp”的来源及特征

3.明清官话与方言工作坊,清华大学,2018年12月1日 论文:汉语史上范围量向程度量范畴转移的若干例证及其原因探析

4. 古代汉语教学国际学术研讨会,2018年12月14-16日,德国波恩大学孔子学院,论文:本科生古代汉语课程中外同堂教育的困惑及实践探索

5.语言互动史研究——近代东西语言接触研究学术会议(2018),北京外国语大学,2018年12月22日 论文:以艾约瑟为例看早期西方汉学家眼中的汉语大语法

6.第五届文献语言学国际研讨会 内蒙古大学, 2019年6月28-29 论文:《宛署杂记》所见北京话举隅

7.汉语语法史研究高端论坛(2019) 烟台大学,2019年7月14-15 论文:明人笔记所见北京话举隅

8.第一届北京话学术研讨会暨《早期北京话珍本典籍校释与研究》发布会 北京大学,2019年8月30-31论文:红楼梦副词异文现象考察

9.京浙鄂湘豫(2019)古汉语研讨会 湖北文理学院,2019年9月21-22 明人笔记所见北京话举隅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