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座共分為四個部分:前言、《毛詩》中“是A是B”句式、《毛詩》“濩”與“穫”之檢討、小結。
前言部分,徐富昌教授圖文並茂展現了安大簡的出土、整理、內容等概況:安大簡寫於戰國時期,距今約2400年,總數約1167個編號,長48.5cm,寬0.6cm,存簡93支,其中存詩57篇,筆跡雜糅,為多人合寫。安大簡一經出土便引起較大關注,原因之一是因其記載與傳統毛詩有所出入,其中,《周南·葛覃》一篇,《安大簡》所記載的“是刈是穫”與《毛詩》所記載的“是刈是濩”之間的差別引起了學者的關注與討論。徐教授以徐在國和姚小歐兩位學者的觀點引入,徐在國認為《安大簡》的“穫”字是本字,“是刈是穫”中的“刈”與“穫”是同義關係,都是刈取之意;而姚小歐認為“濩”才是本字,“刈”與“濩”並非同義,而是遞進關係。對於這兩種觀點,徐富昌教授認為不妨把《詩經》中的“是A是B”句式提出來展開討論,由此探究A、B兩字的關係。
第二部分,是對“是A是B”句式的討論。徐富昌教授思維嚴謹,在對A、B兩詞關聯性正式討論之前,就“是A是B”句式中的“是”字意義也有所考察。他提煉出學界關於這一句式中“是”字用法的三種主要觀點:一是以肖婭曼為代表的代副詞觀點,認為由於“是”字有尊天崇日的原義,因此“是V是V”句式具有神聖性,“是”字作代副詞在動詞前起修飾限定作用;二是以向熹、董治安、裴學海為代表的連詞觀點,表承接之意;三是以解惠全、周法高、楊合鳴、李雲貴等為代表的賓語前置的代詞觀點。徐教授分別從“是”字的字形演化與“代副詞”這一概念對古漢語的適用性提出質疑,認為尊日崇神是後人附會之意;若作為連詞來解釋則不夠全面,而作為賓語提前的標誌,或為助詞或為代詞,則更為全面合理。
緊接著,徐富昌教授窮盡《詩經》,羅列包括《周南·葛覃》共9篇16處“是A是B”句式,提煉出從古至今各大經學家對A、B二字的註釋,立足於詩歌原文本意,對比取捨,具體詳細考察A、B二字的意義與關係。徐富昌教授認為:《小雅·鹿鳴》中“是則是效”一句,“則”應取《毛傳》、《鄭箋》“法效”之意;“效”亦取其“法效”之意,由於二者對象不同,是為意思相近,也非同義。《小雅·常棣》中“是究是圖”一句,“究”應取《毛傳》、《鄭箋》、《正義》“深思”之意;“圖”應取《毛傳》、《正義》“善謀”之意。《小雅·信南山》中“是剝是菹”、“是烝是享”兩句,“剝”應取莊有可《毛詩說》“落”之意,“菹”應取《毛傳》、《鄭箋》、《正義》“醃漬成菹”之意;“烝”應取朱熹《詩集傳》、楊簡《慈湖詩傳》“冬祭”之意,“享”應取《鄭箋》“進獻”之意。《大雅·皇矣》中“是類是禡”、“是致是附”、“是伐是肆”、“是絕是忽”四句,“類”應取馬瑞辰《毛詩傳箋通釋》“祭灶於所征之地”之意,“禡”應取《毛傳》、《鄭箋》“野祭”之意;“致”應取何楷《詩經世本古義》“招致百姓”之意,“附”應取馬瑞辰《毛詩傳箋通釋》“安撫百姓”之意;“伐”應取征伐之意,“肆”應取于省吾《雙劍謻詩經新證》“殺”之意;“絕”應取《正義》“殄絕”之意,“忽”應取“滅”之意。《大雅·生民》中“是穫是畂”“是任是負”,“穫”應取《鄭箋》、《正義》“穫刈、收割”之意,“畂”亦取《鄭箋》、《正義》“以畝計算”之意;“任”應取《鄭箋》、《正義》、余冠英《詩經選》“抱”之意,或取王安石《詩集鉤沉》、朱熹《詩集傳》“肩任”之意,“負”亦取其“背負”之意。《大雅·桑柔》“是顧是復”一句,“顧”字歷代較無異議,為“顧念、眷顧”之意,“復”取《鄭箋》《正義》“重複”之意。《魯頌·悶宮》中“是饗是宜”、“是斷是度”、“是尋是尺”三句, “饗”和“宜”兩者都是祭名,但祭的方式、內容不同。“斷”應取《正義》“斬斷”之意,“度”應取牟庭《詩切》提出的“‘度’通為‘剫’,分割”之意;“尋”與“尺”歷代較無異議,取《毛傳》“八尺曰尋”之意。《商頌·殷武》中“是斷是遷”一句,“斷”與“遷”歷代較無異議,分別為“斬斷”、“遷移”之意。最終提煉出A、B關係為:不同義、並列;不同義、承接兩種類型。
第三部分,是對《毛詩》“濩”與“穫”之檢討。基於以上的探討與結論,再次回顧徐在國與姚小歐兩位學者的觀點,徐在國認為“穫”字是本字,“是刈是穫”中的“刈”與“穫”兩字同義互訓,可見徐在國對同義的理解是過於寬泛的;而姚小歐認為“濩”才是本字,“刈”與“濩”並非同義,而為遞進,“濩”在《毛傳》中是“煮”的意思,葛藤先割取後煮制以製衣,姚小歐的觀點更重視遵從詩意。
小結部分,徐富昌教授精簡總結了自己此次講座的內容,肯定徐在國觀點的意義:早起的字或許是誤書,晚起的字也許是對的。但根據上一部分的統計,具體在《葛覃》中的“穫”、“濩”二字,“刈”“穫”沒有必要同義,至少在詩意上不成立。
在徐教授的講座中,在場同學受益匪淺,華學誠教授也提醒同學們應注意學習徐教授的治學方法,在面對一個具體問題時,如何條分縷析、言之有據地去論證。許教授在講座中從一個細微的觀點出發,窮盡從古至今經學家的註解,並講出自己每一個取捨的理由,讓人信服。具體詳實的論據材料、邏輯嚴謹的推理過程,正是我們在論文寫作中所缺乏的,值得我們每位同學學習。最後,大家對徐教授的精彩演講致以熱烈掌聲。
19古代文學 朱曉玲 201921198635